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聖基道專業團隊

孩子出現倒退行為怎麼辦?


「小花(化名)已經4歲了,早在一年前已懂得自己上洗手間,有天突然在客廳遺尿,這情況持續了數星期。為什麼女兒會突然退步了?我該如何處理?」家長擔心地向筆者訴說孩子的狀況。

  孩子在幼兒階段,不斷學習和進步,逐漸有能力獨立完成一些生活上的要求,但突然出現「過份依賴」家長及表現像「嬰兒」,例如:說話變得口齒不清、吮手指、時刻纏著家長等,這些都可稱為「倒退」行為。當家長遇上孩子的倒退問題,不要過份擔心和自責,可先嘗試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,並適當回應孩子的情感需要,相信情況會舒緩及改善。

而引起孩子出現倒退行為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:


一)渴求得到關愛

筆者與小花的父母傾談後,了解到小花這半年多了弟弟這個新成員,父母因要照顧初生弟弟,自然減少了對小花在生活上一些細節的照顧,甚至是時間上的陪伴及關注亦相對地減少,父母甚至期望小花能獨立及「像姊姊」。就小花情況,小花可能感到爸爸媽媽不再愛自己,擔憂自己會否遭到拋棄,內心產生焦慮、不安等負面情緒,而不自覺出現「過份依賴」及表現像「嬰兒」的行為,期望得到父母的關愛,消除內心的負面情緒。


如果父母這時候沒有回應大孩子的情緒和要求,怕這樣寵壞他,他會更加擔憂和不安,表現得更加依賴父母。因此,建議父母用言語肯定大孩子的正面行為,讓他知道父母有認真關注他,他沒有被忽略,父母可告訴他「爸爸媽媽都看到姊姊能夠自己做得到,很棒!」應避免說「現在你是姊姊,這些小事要自己做!」父母過份強調哥哥姊姊的身份,反而令大孩子繼續感到不安。此外,建議父母安排和大孩子有獨處的親密時間,以行動表達對孩子的關愛和重視。


二)環境轉變

孩子面對環境的轉變,例如:轉校、搬家、疫情等,若未有恰當地處理,也很容易出現不安和焦慮情緒,對未知的事感到恐懼,更未必能夠應付環境轉換帶來的挑戰。其實,倒退行為是一種自我防禦的心理,孩子以能力倒退的模式來表達內心的情緒和需要,期望引起身邊大人的關注。就如近年因疫情反覆,而影響規律的上課模式,孩子需要適應在家學習,又要適應重返校園的生活,這些情況都可能為他們帶來壓力。


因此,建議家長在面對生活環境的轉變,多為孩子作好準備,可以預告孩子新的轉變,告知他們將會面對什麼人和事,陪伴他們一起面對,減低內心的負面情緒,令他們順利適應轉變。

孩子出現倒退行為是向家長發出的訊號,鼓勵家長正面處理孩子的情緒,了解孩子行為倒退的原因,多安排親子時間,也要好好照顧自己,留意自己的情緒和管教壓力,這樣才有心力滿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。


聖基道專業團隊撰寫


聲明:

  1. 以上文章版權為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所有,歡迎轉載,但請必須註明出處。未經本院同意,不得剪輯、擅自更改或作出商業性的公開展示。

  2. 文章只作參考用途,家長/讀者宜因應兒童的個別發展情況及按需要應用,本院在任何情況下,均不會就因依賴文章資料或錯誤使用資料而直接、間接或相應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傷而負責。

2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「玩」出親子好關係

經常遇到很多家長會向我提問:如何與子女建立親密的關係。我總會回答:只要懂得和孩子「玩」,就能「玩」出親子「好」關係。回想一下,昨天你陪伴孩子「玩」的時間,算得上是有「質素」的親子時間嗎?你在陪「玩」的過程中又是甚麼角色呢?我們作為家長,「陪玩」也有些忌諱: 忌說教 一次家長小組中,一位媽媽分享到她與孩子遊戲時,經常像「人肉說明書」- 總是詳細地向兒子解釋遊戲規則及玩法,當他沒有按規則時就不禁糾正,

爸爸媽媽齊來學習如何應付教室新常態

「阿仔成日坐係電腦前,究竟佢係打緊機定上緊堂?」作為父母的你,會否有出現這樣的疑問? 以網上形式授課,已經成為學習的大趨勢,也是教育路上的新方向,面對學習模式的改變,老師、孩子、家長都不斷摸索,適應及學習。網上學習有別於以往傳統被動的學習模式,網課要求孩子更多的參與及自律,也期望可以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興趣,更重要,不因地點及環境的限制,也可以產生學習上的互動。在這個新常態中,父母的參與尤其重要。家長

父母如何在逆「疫」境中培養正向思維

不知不覺疫情已經持續了超過年半,我們安穩常規生活有不少的轉變及挑戰: 由辦公室到在家工作,由充實的學校生活至視像模式學習,家長及孩子都面對著不斷適應轉變所帶來的壓力。 停課期間父母與孩子全天候的相處,隨之而來往往並不是親子親密時間,而是自責、煩躁及沮喪的情緒,既要惆悵每日孩子的日程安排,又要負責教導功課,家長的管教壓力不言而喻。即使恢復了半日的學校生活,又要面對不穩定的防疫措施安排及孩子的接送照顧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