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聖基道專業團隊

自理能力知多少

已更新:2018年1月8日


在「港童」的標籤效應下,坊間常會傳說某間幼稚園發展孩子的自理能力十分出色,又或傳說某間小學入學面試要考驗孩子的自理能力。何謂自理能力?簡單來說,自理能力就是孩子生活上的角色技能與責任,如自己吃飯、穿鞋子、扣鈕釦、收拾玩具等等。


隨著孩子日漸長大,他們需要逐步掌握不同的生活技能,由掌握簡單的單一步驟發展至掌握多重步驟,也需要學習運用不同的物件和工具:例如兩歲孩子可以用匙羹進食、兩歲半孩子可穿襪子、三歲能自己洗手、四歲能自己如廁和執拾玩具、五歲能穿好衣服及刷牙、六歲能用筷子、綁鞋帶和執書包。基本上,六歲的孩子已能獨立上全日學,與同學一起學習享受校園生活了!


很多家長會問:怎樣才能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自理能力?其實,自理能力的表現取決於小肌肉和大肌肉的發展,同時亦受孩子的認知能力所影響。擧例來說,如孩子的平衡能力不好,他就不能站着穿褲子;如果孩子手指靈活度和掐力不足的話,就很難扣好鈕釦;若孩子認知能力不足的話,就不能按步驟穿上衣物和扣鈕了。可見自理能力的發展與孩子整體能力的發展息息相關。


此外,環境對孩子在自理能力的發展具有莫大的影響性。如果事事有人為孩子代勞,孩子將失去許多實踐與練習的機,會沒有「做」的機會,又如何會「懂」呢?

自理能力絕對不是說說就懂,家長必需要放手讓孩子去「做」,他們才能「學」到自理能力。所以,家長的角色是作楷模,示範正確的自理方法,讓孩子從觀察、模仿、嘗試中,慢慢學習與掌握有關的技巧。在學習的過程,孩子一定有失敗、笨拙或混亂的問題,但要讓孩子未來有良好的表現,家長務必在今日有更大的容忍及接納程度。


此外,家長的另一角色,是鼓勵及認同孩子在學習中付出的努力,致力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,讓他成為一個可獨立面對及解決生活問題的人。


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網,今日開始,就讓孩子重掌自己的自理責任,讓孩子告別港孩的標籤吧!


聲明:

  1. 以上文章版權為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所有,歡迎轉載,但請必須註明出處。未經本院同意,不得剪輯、擅自更改或作出商業性的公開展示。

  2. 文章只作參考用途,家長/讀者宜因應兒童的個別發展情況及按需要應用,本院在任何情況下,均不會就因依賴文章資料或錯誤使用資料而直接、間接或相應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傷而負責。

10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