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聖基道專業團隊

別人都聽不懂我孩子的說話,怎麼辦?

已更新:2018年1月8日


快將五歲的小蕎,性格樂觀開朗,平日最愛跟著音樂手舞足蹈。老師見小蕎活潑可愛,又有表演慾,便揀選了她參與校慶歌舞表演。小蕎在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掌握到舞步和動作,但唸歌詞時,老師和媽媽總是聽不清楚小蕎在唱甚麼。媽媽最初以為小蕎年紀還小,所以咬字不清,但卻發覺其他同齡孩子的說話原來也可以字字清晰的。爲了正視問題,媽媽帶小蕎約見言語治療師,經評估後確定小蕎患有中度發音障礙,需接受言語訓練,改善發音。


發音障礙跟腦部和口部肌肉(如:嘴唇、舌頭)的協調有莫大的關係。舌頭的一個微細活動和擺放位置均可影響每一個發音。幼童在語音發展的過程中漸漸掌握這些技巧,直至語音發展成熟時便能靈活運用口部肌肉,使用的發音也大致準確,能與成人無異。有些家長跟小蕎媽媽一樣,誤以為發音不凖是「BB話」的一種,是孩子天真可愛的表現。有些家長甚至認為發音問題會隨著孩子成長而自動消失。事實上,大部分具有發音問題的兒童,需在適當的學習環境,得到清晰的引導和訓練下,才能獲得顯著的進步。因此,及早處理孩子的發音問題,不但能改善他們的溝通技巧,更有助加強他們的自信和社交能力。


若發現孩子咬字不清,家長可在孩子面前示範正確的發音。建議家長和孩子在鏡子前練習,讓孩子清楚觀察到成人和自己的口部活動。家長首先把需練習的字或詞語慢慢讀岀,再鼓勵孩子模仿其讀音。當孩子努力嘗試甚至能正確發出字音時,家長宜多加讚賞,以強化孩子正確發音的動力。如果孩子已可穩定地發出該讀音,可進一步留意孩子是否可在句子中正確使用有關字詞。


倘若孩子的發音情況在三個月內並無改善,家長必須尋求專業的言語治療師協助,以讓孩子盡快得到改善及成長的機會。


聲明:

  1. 以上文章版權為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所有,歡迎轉載,但請必須註明出處。未經本院同意,不得剪輯、擅自更改或作出商業性的公開展示。

  2. 文章只作參考用途,家長/讀者宜因應兒童的個別發展情況及按需要應用,本院在任何情況下,均不會就因依賴文章資料或錯誤使用資料而直接、間接或相應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傷而負責。

5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